加快构建强旅富民新发展格局
——2020年东营市“旅游富民”工作综述
河长海阔,天高鸟翔。
孙武故里,石油之城。
这里是东营,黄河入海的地方。
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加快推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培育为旅游品牌、旅游品牌打造为旅游目的地”,东营确定的路径是: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是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关键一年。全市紧紧围绕“一个品牌目标”、“三个具体目标”,牢牢把握“五大功能定位”、“四项发展原则”,深入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2020年前三季度,我市接待游客845.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9.06亿元,分别同比恢复51.08%、46.31%,回暖幅度居全省第3、第4位。垦利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饶县入选“新时代·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名县”。
坚持富民宗旨,培育富民强市幸福产业
1月13日,利津县汀罗镇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果实累累,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圣女果。“圣女果已经采摘十多天了,这是最后一个棚,采摘完了就要种新菜苗了。”工人王光琴边采摘边跟记者拉起了家常。攀谈中得知,王光琴是汀罗镇前关村人,家里的6亩地全部流转给了园区,自己则常年在园区打工。聊到打工收入,王光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打工一年算下来能收入3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金,比自己种地时收入翻了几倍!”而在西边的香菇种植大棚内,工人张树娥正在忙着采摘香菇。张树娥家在距离园区4公里的汀河村,村里有七八人长期在园区打工。
2021年1月13日,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工人正在采摘圣女果。
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是利津县重点推进的“旅游富民”项目。园区占地2100余亩,总投资6900万元,规划建设香菇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和休闲观光区三个产业板块,打造高标准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据了解,园区香菇种植区一期建设发菌棚9个、种植棚43个,并配套建设年产1000万根菌棒生产车间、冷库和附属办公设施;二期已建设种植棚98个,计划3月份投入使用,项目将年产香菇1000万公斤,实现产值9000万元;年产菌棒1000万根,实现产值4200万元。有机蔬菜种植区与北京、寿光客商合作,建设钢骨架高温棚60个,将年产有机果蔬200万公斤,实现产值2500万元。休闲观光区结合园区水库、片林、采摘和前关村(铁门关遗址所在地)省级美丽村居创建,实施铁门关景观城楼、生态廊道和铁门关遗址挖掘保护等项目。据园区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使28个村集体新增年收入10万元,为6个村30户55人的贫困户提供收益保障,同时带动7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年收入4万元。
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元泰·印象高端民宿村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在全省首推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的未来社区开发模式,建设元泰·印象高端民宿村,对项目所在地利津县利津街道张家夹河村进行集中拆迁和改造,规划建设100户、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的新中式安置房和民宿。项目建成后,由企业和村委会入股成立公司经营民宿,按照每套房屋5万元/年向农户支付租金,实现了“一地生七金”的增值效益,使张家夹河村这个距离黄河大堤不足千米、人口百余人的小村成为“旅游富民”的先行者和受益者。目前,元泰·印象高端民宿村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融合项目、康华海洋牧场项目、“甜蜜蜜”农旅融合示范区项目等,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休闲渔业,不仅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富民效果。在“旅游富民”工程实施中,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旅游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兴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聚力项目建设,打造优质旅游产品体系
在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上,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前期起草规划纲要的基础上,与高层次专业规划机构合作编制了《东营市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全市重点旅游发展区域、重大旅游项目,促进产城融合、景城融合。在规划引领下,我市聚焦项目建设,按照“两区、两线、多点、全域”的空间布局,在项目建设上发力,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旅游产品体系。
新落成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北岔河”河海交汇“游船码头。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20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投资9500万元实施北汊河河道疏浚工程,引进直升机开展低空游,实现了从海上、空中观览“河海交汇”景观;投资5.3亿元完成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红滩湿地景观进一步提升;投资1.9亿元建设舟游白鹳湖、黄河入海流主题VR体验馆等项目,新建成观鸟屋、观鸟驿站,游客可在最大限度避免惊扰鸟类的基础上,实现观赏、拍摄野生鸟类。一系列新项目的建成投用,形成了完整的“黄河入海”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国庆中秋期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12.08万人,总收入693.43万元,增长15.99%。中心城区围绕旅游与城市重大工程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天鹅湖蓄滞洪工程、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等一批湿地项目,改善了城市湿地景观,塑造了湿地城市风貌。石油科技馆完成了胜利石油发展史厅、石油科普展厅及相关功能区建设,打造彰显石油城市特色的工业旅游体验地。广利河沿岸景观带道路、专线公交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黄河三角洲动物乐园新建成休闲观光科普园“花仙谷”,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日最大接待量达1万人次。省黄三角农高区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区研学游基地、汽车试验场及汽车小镇、广北农旅小镇3个项目,发挥盐碱地现代农业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突出学术交流、研学游、产业游、赛事体验等特色,打造全国知名的农科城。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进耿井水库水上体育运动基地环境整治、孤岛大河息壤文化旅游示范区、天宁湖国家湿地公园、孙武湖旅游度假区提升、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金泥湾现代渔业综合区等11个项目,打造各具特色、业态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
2020年国庆假期,“花仙谷”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赏花。
旅游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结合新时代客源市场特点,我市立足源势优资,以“旅游+”“+旅游”为抓手,推动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夜间经济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推动全市从单一的“黄河口”观光驱动向多元化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变,以自驾游、研学、生态摄影、旅游商品等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围绕自驾游,在全省率先开拓国内自驾游市场,成立东营市旅游车船协会,推出黄河口生态游、红色游、休闲游等9条醉美自驾游线路。5月份启动的“山东人游山东暨千车万人自驾黄河口”活动,设立联络站点14处,推出线路9条,累计接待自驾游车辆3万余台、近10万人。围绕研学旅游,深化与中青旅、山青世界等研学机构合作,建设研学智慧信息平台。成立全市研学旅行协会,举办2020东营市首届研学旅行创新大赛、2020东营市首届研学导师培训班等活动,推动全市研学基地(营地)建设,目前拥有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所、省级2所、市级65所。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花仙谷等景区营地建设不断完善,孙子文化园一次性可容纳2000余人食宿,推出的暑期百校万人研学计划,邀约教育机构370家,接待研学团队100个、2.5万人次。围绕生态摄影,出台《关于支持文化艺术创作,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摄影基地的办法(试行)》,举办2020黄河口(东营)摄影大展,上百位摄影艺术家齐聚东营,以摄影艺术形式展现黄河口生态魅力。围绕旅游商品,依托蓝海集团成立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推广“黄河口”系列伴手礼,设计文创产品8种,布局展销点13处,销售收入530万元,实现了旅游商品市场化运作。去年初,启动黄河口(东营)美食季活动,建设黄河口美食名城,承办第三届山东省旅游饭店行业中餐烹饪技能竞赛总决赛,打响“吃在东营”品牌。工作推进中,各旅游企业树立精品意识,加速企业提档升级。孙子文化园入选中国文化和旅游总评榜“2019中国文旅融合示范景区”,鸣翠湖湿地风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稻田画风景区等13家景区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黄河王酒文化博览园等4家企业分别入选全省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胜利石油功勋井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华泰孙武湖大酒店创建为四星级旅游饭店,蓝海集团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为全省精品旅游领域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之一。
2020年8月,孙子文化园百校万人研学季——平度双语学校结业礼。
稻田为纸,水稻为笔——垦利盐碱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丰富独特的旅游产品有力拉动了市场消费,第四届文旅惠民消费季,签约企业51家,推出活动4597场次,带动消费2214万元。8月7日至8月16日举行的“众成地产”2020黄河口(东营)啤酒美食节,10天时间接待市民和游客8.1万人次,营业额1000多万元。“山东人游山东暨千车万人自驾黄河口”活动5月17日启动后,自驾游活动全年不断,带动消费2000余万元。
提质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旅游的本质是体验,而旅游满意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对旅游过程中服务的满意度。
2020年8月27日,我市召开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畅游东营”九大行动计划。
为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旅游富民”软环境,我市专门召开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大会,研究影响旅游体验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出台印发了《东营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在全市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提升等“畅游东营”九大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为游客提供有温度、有品位、人性化、如回家般感觉的服务环境。编制《东营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专项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南二路、东八路、黄河路等5条重要道路旅游交通标识,制作安装标识牌81块,为游客提供行程指引。结合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和复审工作,突出城区、景区、乡村和交通沿线,采取建、改、扩、养、管相结合方式,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和改造升级,新建旅游厕所40座,2015年以来已完成500余座旅游厕所新改建工作。在火车站、飞机场、汽车站、景区、饭店等人流密集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1处,为游客提供景区、交通、住宿等信息咨询服务。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发布“黄河入海、智游东营”小程序,推出十大亮点服务,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全方位智慧化服务。
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服务内容和标准。重点对“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和理性消费宣传引导活动,不断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意识。坚持联合执法,强化旅游安全管理,严守旅游安全底线。去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文化旅游场所防疫安全专项检查、“体检式”暗访、安全生产月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了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积极实施人才强旅行动计划,邀请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来东营实地指导并作专题授课,与山东大学、市委党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文化旅游智库建设,为我市文化旅游创新式、引领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举办第十届导游大赛,组建我市金牌导游人才库,切实提高全市导游服务水平。举办全市旅行社总经理培训班、星级饭店提质增效培训班、导游资格证考前培训、金牌导游强化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等,加快培养文化旅游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为“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强化宣传营销,叫响“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大品牌
“黄河入海”是东营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是独特的城市名片。以黄河入海、野生鸟类、新生湿地为代表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我国暖温带保持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孙子文化园以孙子文化为载体,以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为宗旨,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兵家文化主题公园。
我市突出“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鲜明的地理文化特征和旅游体验理念,通过建立联合宣传营销机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构建全方位旅游市场营销体系,打造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品牌。
2020年11月20日,我市与山东大学就品牌共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我市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东营城市品牌战略研究工作组、东营市文化旅游品牌实践创新平台和东营城市品牌与文化旅游专家智库,启动“黄河入海文旅品牌的构建与设计项目”,为我市文旅品牌建设、旅游城市形象打造赋能提效。
为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我市牢牢把握“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品牌内涵,积极实施城市形象塑造计划,打造体现城市特色、彰显城市品质的城市形象标识体系,亮出城市形象新“名片”。组织中视金桥等专业团队策划设计,面向社会征集宣传口号和标识,吸引全国29个省市10万余人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宣传效果。加强媒体宣传,参与央视“跟着黄河入大海”大型直播活动,“云游黄河口”直播平台观众达1400万余人次,在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稿1000余篇,有效提升了东营城市关注度。成功举办黄河口(东营)国家摄影大展、国内知名中青年艺术家黄河口创作行、黄河口(东营)啤酒美食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凝聚了人气。成功承办黄河口铁人三项赛、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扩大了旅游宣传,实现了“旅游+赛事”的深度融合。组建全域旅游推广联盟,开展联合营销推介,整合全市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联合对外推介营销。开展点对点营销推介,组织企业参加东三省、长三角等区域旅游推介30余场,有效扩大了目的地营销。
2020年10月17日,2020黄河口(东营)摄影大展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开幕。
通过有计划的品牌宣传和营销推介,“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东营这座城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去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开幕式宣传片、《黄河入海》交响音乐会大量采用河海交汇、野生鸟类、新生湿地等“东营元素”。2020年9月,在四川遂宁举办的全国休闲度假大会上,东营被确定为2021年中国休闲度假大会承办城市。
构建大格局,全力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1年,是我市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我们计划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村镇,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休闲度假城市。具体目标是,力争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4A级景区1家,四星级饭店1家。”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桂林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做抓落实的实干者,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机遇,扎实推进‘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打响‘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品牌。”
据了解,今年“旅游富民”工作重点是,构建旅游产品、品牌、市场、支撑、保障等五大体系,实施广利河旅游提升工程等49个重点项目。
以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造黄河入海生态游、中心城区休闲度假游、沿黄风景廊道自驾游、滨海奇观体验游等“黄河入海,我们回家”主题产品,开发垂钓、研学、夜间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旅游”专项产品,围绕观黄河入海奇观、赏湿地生态美景、体验兵家文化魅力、感受胜利石油精神等特点,设计开发主题旅游线路,构建富有特色、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
风光旖旎的鸣翠湖湿地风景旅游区。
按照政府主导、协会组织、社会参与的思路,整合区域资源,打造休闲东营生活季、纵情河海激情季、赛事会展盛宴季、乐享冬游贺年季四季节事,发展节会旅游,实现“每月有主题、四季有品牌”。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做深周边游,做大区域游,与青海玉树、山西壶口等黄河中上游城市联合开展黄河寻根溯源之旅,与山西运城、甘肃兰州等地策划“黄河诗词精品旅游线路”,与省内城市开展“千里走黄河”主题活动。强化宣传推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高铁、机场等线下平台,搭建宣传营销矩阵,做强品牌宣传。开展“醉美东营·游我来说”代言活动,在文旅行业内掀起“为旅游代言”热潮,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推介文旅资源、线路及特色产品。开展“旅游大使·游你来当”邀请活动,面向东营籍外地工作人员、大学生等发放邀请函,吸引其同事、校友等来东营旅游。
发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龙头带动作用,结合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和景区提档。引进精品民宿,鼓励发展星级饭店、品牌连锁酒店,积极培育民宿品牌和星级饭店。实施文创产品研发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发展海产品深加工,不断促进旅游商品研发。引导旅行社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交通体系,不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真正让游客来到东营像回家一样舒适、温馨、放松。
新阶段,新格局。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中,我们坚信,东营“旅游富民”战略目标一定会实现!(记者 丁建军)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