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想落地,需要打好三张牌!

关键词:全域旅游 品牌 设计

  

  全域旅游是否真的能落地?

  全域旅游是在双创时代下蓬勃而出的产物,它的提出使得“旅游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但同时也受到了诸多的问题与不少的质疑。在传统的景点旅游时期我们都负面新闻频出,所以民众对如今要将旅游放在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融合整个区域,带动整个区域,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相结合落地发展存在疑问与担忧。

  全域旅游的落地为何困难,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目标,而是“无所不至”的旅游发展新需求,倒逼形成的一种发展旅游的新理念和新机制,它与传统的经典旅游实在有太多的不同,它不是传统的“计划开发型”,而是“社会需求型。”

  旅游业的倒逼发展为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的搭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是像某些地方政府理解的那样是粗放的全面开花,全能旅游,而应该是就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进行融合与提升,这就需要全域旅游得具备三个理念:一是共享理念,二是服务理念,三是品牌理念:

  所以全域旅游的落地也需要品牌的顶层设计,以旅游形象和品牌为引领的城市个性和品牌。完善的品牌顶层设计会让全域旅游从缺乏战略规划的简单“旅游+”模式,向有节奏、有顺序、有快慢的“全方位旅游+”模式转变。

  那么该如何最好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呢?

  打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的三张牌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这就是顶层设计的意义。

  2015年供给测改革开始被人熟知,2016年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如何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竞争越来越多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加强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是首要任务,应把培育城市牌、扩大城市品牌知名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全域旅游的打造,支持和引导更多城市品牌走出去,输出优势产能。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打造:

   1)产业牌:没有产业就没有一切

  全域旅游的核心是盘活地区的旅游资源,它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更是旅游也和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与统筹。所以全域旅游必须落实到产业层面上,不然只是空谈理想。依托区域本身的优势资源,如丰沃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天气资源、雄厚的矿产资源或是优美的风景资源等,根据自身区域的旅游资源与优势项目进行融合与发展,真正扎根于优势产业中,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

  以塞上江南宁夏为例,宁夏以活动梳理品牌,以种植支撑品牌,形成全域旅游产业联动。

  近年来,宁夏各市(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争取举办各类国际、国内重大赛事,针对不同群体举办各种游客参与性强的活动,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在宁夏找到自己喜欢的旅游项目。如2016首届中国·宁夏(银川)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摩托车自驾旅游节暨哈雷戴维森中国第八届全国车主骑行活动让世界各地2000多名参赛选手汇集宁夏,名车、名人、激情与速度、美食与美景吸引游客60万人次。各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对宁夏全域旅游建设的带动和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显现。各大景区的游客量大幅增长,举办地的餐饮、住宿、农家乐、旅游商品销售都被带动起来。固原、彭阳等县区宾馆“一房难求”,土特产品被游客买断了货。活动丰富了宁夏旅游要素,拉长了旅游产业链,让全民都参与到了宁夏全域旅游建设当中,与游客一起分享旅游红利。

  现在,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产量20万吨,建设酒庄98个,综合产值达166亿元。葡萄酒产业成为宁夏的一个主要产业。贺兰山东麓连绵百公里,沿线汇集沙湖、沙坡头、西部影城等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黄河大峡谷等17个A级景区,构成了一条人文风情与自然景观高度结合的优质旅游带。快速发展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成为宁夏全域旅游的载体,也加快推动着宁夏全域旅游建设的步伐。

  除此以外,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销量占全国的60%。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纷纷到宁夏中宁采摘新鲜枸杞。旅游业随着枸杞产业发展“火”起来的同时,也助推了枸杞产业的发展。

  《月上贺兰》大型歌舞走红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产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宁夏十大金牌小吃”评选,餐饮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30多个光伏观光园建成,光伏产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现在宁夏的一、二、三产业都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载体,宁夏的全域旅游利用去核心优势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呈现一片大好形势。

   2)生态牌:越原始越有人来

  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我们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对于旅游的消费方式已经从原先的单一的、团体的模式转变成了个性的、独立的、差异化的模式;从原先的城市景点旅游热转变为乡村朴素旅游风潮。近年的农村旅游崛起更像是消费者对消费方式和消费特性的转变向市场进行宣告。所以全域旅游也要紧抓好生态旅游板块,做好从消费者数量到消费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沂水树立全新的旅游资源观,打造生态宜居、宜游城市,“把全县作为大景区、把城区和小城镇作为景点”来打造,使沂水的城市和乡村、街道和房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生态休闲的一部分,使整个沂水成为一处宜居、宜业、宜游的大风景区。

  在城区,积极开展亮点区域打造、灯光艺术设计、绿墙竹墙等工程,2015年以来,新栽植绿竹200余万株,全力打造“无院墙城市”,目前,城区现有3a级以上景区4处、城市公园2处;在乡镇,因地制宜,分类设计,突出欧陆风格、汉唐风韵、乡村风情三种风格,持续开展以“清洁水源、清秀田园、清丽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乡镇驻地改造提升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累计完成驻地建筑改造35万平方米,形成了“多彩沂水、梦幻沂城、童话村落、画中天堂”的旅游特色。以全省第一个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建立了标准化长效机制,建设了全市首家县级旅游集散中心、全省首家标准化乡镇旅游服务中心、4处游客咨询中心,全国首创安装了led夜间旅游行人导向牌64套,并在旅游路段和旅游乡镇新设导向牌近300块,规划建设“城区—院东头—夏蔚—泉庄”100公里的旅游大环线,形成了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3条慢游绿道,打造了县城到景区的半小时旅游圈,进一步增强了沂水旅游的可进入性。

   3)IP牌:找到能讲的品牌故事

  我们先从较外围的旅游企业与IP的合作来看,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崛起,消费者逐渐回归电视荧幕。影视剧《花千骨》《琅琊榜》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在其热播后,迅速带动了相关旅游目的地同款线路如西班牙、土耳其、新西兰的火热销售。可见IP旅游这一概念对于全域旅游建设的机遇。

  但旅游企业与影视作品或是节目只是在景区简单地取景、布景拍摄影视作品,而对景区产品与服务没有产生连锁反应,那么就显得缺少根基,容易“昙花一现”而迅速凋落。所以我们应该让IP这一概念在旅游市场持续发酵,提炼出区域的核心理念和传播方向,深挖IP与旅游结合所蕴含的巨大爆发力,为这个区域打造一个专属的旅游品牌IP,然后通过后期运作使其成为热门IP,带动档期区域的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服务业等全民企业的发展。

  乌拉盖旅游业主打知青返乡游,以独特的兵团故事打造乌拉盖的独属IP,拉开乌拉盖的全域旅游时代。乌拉盖管理区对兵团时期的建筑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实用功能。除了对兵团原有遗迹进行修缮之外,还新建了兵团特色社区、文化展示厅,全力打造兵团文化产业园,以独特新颖的兵团文化吸引游客观光度假,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乌拉盖管理区审时度势,从产业布局和结构上重新定位,把旅游业作为先行发展的产业,以打造“天边草原”乌拉盖旅游品牌为核心,形成了“一心凝聚、两廊贯穿、三大主题板块为引擎、九大景区为支撑、一环串联”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突出原生态草原风光、乌珠穆沁传统文化、兵团(知青)文化三大旅游特色;打造红、蓝、绿三色品牌,开辟跨区域、周末游、境内游三大精品线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立足资源及区域优势,提出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启了乌拉盖全域旅游新时代。

(责任编辑:纪海彦)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